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员介绍 >> 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

一、个人信息:

易存国,男,湖北竹溪人。1990年受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西方美学史专业,导师为李醒尘教授、阎国忠教授,“光华奖学金”),1998年受教于东南大学艺术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艺术学专业,导师为张道一教授,“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夏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文艺学专业,联系导师为朱立元教授)等;2004年出站,曾参与筹备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05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受聘为厦门大学教授,领衔创建福建省首家艺术学(美术学)重点学科,任学科带头人,文艺学博士点相关专业学术带头人;2007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等;2014.6-2015.8,美国丹佛大学科贝尔学院访问学者;2015.5.1-5.31,法国巴黎大学(索邦-万神殿)哲学系访问教授,系列专题讲座:《中国传统艺术与哲学》;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副主编及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进展》、《开放哲学杂志》、《哲学研究与评论》、《文学与艺术研究杂志》、《社会学与人类学杂志》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等。

 

二、研究方向:中西美学、艺术学

 

三、研究兴趣:

近年,致力于“中华传统国学与域外汉学”、“现当代西方艺术大师审美趣味”研究。

 

四、研究项目:

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一般项目多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艺术研究”)及省级项目多项、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文学艺术与法律问题相关性研究”)等。

 

五、主要论文:

在《哲学译丛》、《文艺研究》、《美术观察》、《雕塑》、《艺术潮流》(香港)、《古今艺文》(台湾)、《中国文化杂志》(台湾)等期刊发表论译文60余篇。多次参加海内外国际学术会议,主持会议并作报告等。主要见下:

(1)From Zi Wei (滋味) to Qi Yun (气韵), and Yi Jing (意境): Rethink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istic Category System,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March 2015, Vol. 5, No. 3, 196-205, doi: 10.17265/2159-5836/2015.03.001;

(2)《“墨分五色”:“水墨至上”之关要》(《文艺研究》2013.8);

(3)《中国传统“雕塑论”何以匮乏?》(《文艺研究》2008.10。2010年获厦门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民间艺术:华夏艺术的“母型”》(《文艺研究》2003.6);

(5)《 敦煌石窟环境艺术设计研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6)《敦煌“变相”与“变文”关系考论 》(《中国美术研究》2006.6。获厦门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7)《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艺苑》2006.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06第四期全文转载。获厦门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8)《从所“非”看艺术学之所“是”——艺术学学科性质析疑》(《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9)《关于艺术美学建立的初步思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6转载);

(10)《论中国书画艺术的乐舞精神》(《东南文化》,2002.7,《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造型艺术J 7》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美术观察》2003年第5期重要论点摘引);

(11)《华夏艺术“气韵”新论》(《文艺美学研究》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12)《彩陶与华夏艺术之源》(《民族艺术》2002.1);

(13)《阿多诺的否定观及其美学思想》(《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B 7》1994.7全文转载);

(14)《阿多诺艺术社会学思想评析》(《江苏社会科学》,1997.4);

(15)《阿多诺艺术美学思想考析》(《中国艺术学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

(16)《克尔凯郭尔:美学与审美》(译文,《哲学译丛》1992.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B 7》1992.9全文转载)

(17)《“琴”作为“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文史知识》特约专稿,2004.11,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5.1全文转载);

(18)《前进中的艺术学》(《艺术百家》2007.1);

(19)《由“多元共生”看雕塑艺术的“乐舞精神”》(《雕塑(笔谈约稿)》,2005.1);

(20)《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的审思》(《中华艺术论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8);

(21)《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再思考》(参与讨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J 1》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等。

 20世纪90年代,曾率先在国内翻译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宗师阿多诺(T. W. Adorno)《美学理论》专著,译文分别发表于《艺术潮流》(香港,1993.2)、《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4.1)、《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1998.1);其他译文,如《美学与教育:一对怨偶?》([瑞典])伯尔提·桑丁,瑞典隆德大学)发表于《音乐教育》(2002)等。

 

六、主要论著:

(1)《中华国学与域外汉学》大型丛书(主编,首部哲学卷6册,文学卷、文化卷、艺术卷等)(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出);

(2)《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06重印,2013修订再版。于2006年获第二十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2007年获第七届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中国艺术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西方艺术谭:从艺术哲学、科学的视角》(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审美中国》(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艺术美学文选》(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7)《中国古琴艺术》(专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多次重印再版);

(8)《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专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9)《中华乐舞美学文献校编》(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10)《太音希声》(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于2009年获第八届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1)《琴韵风流》(专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2011推出新版);

(12)《中国符号》(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于2006年获第二十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2006年获全国社科类·畅销图书奖。输出海外版权,如韩国、越南等,引起较大反响。2012推出新版);

(13)《图说中国传统艺术》丛书(八卷,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输出海外版权,如英国、美国等,引起较大反响);

(14)《神祇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丛书(十卷,主编,花城出版社 2009);

(15)《文艺概论》(教材/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

(16)《中英审美现代性的差异——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会议论文集》(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7)《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副主编,14卷第一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8)《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副主编,14卷第二期,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版权所有: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 沪交ICP备2010919    技术支持:上海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