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海德格尔存有思想与道家哲学的交涉:

谢林、尼采、海德格尔、老子

对形上学根本问题的讨论

 

嘉宾简介

赖贤宗

 

台北大学中文系教授

 

暨东西哲学与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

 

德国慕尼黑大学 哲学博士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内容摘要:

 

海德格尔在1929年的〈什么是形上学?〉,开始讨论「无」,提到了「无自无」(Das Nichts selbst nichtet)。〈什么是形上学?〉所说的无和老子所说的无的类似性,经常被注意到;但是,海德格尔存有思想所说的「有与无的共同隶属」(Sein und Nichts gehören zusammen) 和老子所说的有无玄同的思想结构上的共通性,却未被重视与展开。笔者此文就道家的无与形上学的根本问题,在谢林、尼采、海德格尔的思想脉络之中,加以探讨。

 

笔者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海德格尔全集》第42册的Schellings Abhandlung ber das Wesen der Menschlichen Freiheit (1809)(《谢林的论人类自由的本质(1809)》) 一书以及海德格尔讲于1936-1940年之间的弗莱堡大学的「尼采讲座」,并涉及海德格尔与日本京都学派学者九鬼周造、西谷启治的交互影响,以此为背景,笔者重新讨论海德格尔存有思想所说的「有与无的共同隶属」和老子所说的有无玄同的思想结构上的共通性的问题。

 

关键词:海德格尔、道家、有无玄同、谢林、尼采

导  论

关于道(Tao, Ereignis)和无的思想成为海德格尔晚期思想的主题,一般所习知的海德格尔和萧师毅于1946年夏天合作翻译《道德经》八章,然而此一故事的远因可以追溯到1928年海德格尔进行而京都学派哲学家九鬼周造(Kuki Shūzō, 1888-1941) 参与的谢林讲座,这样才能恰当地解释1929年之后,海德格尔开始重视「无」的课题,以及由此而有的所谓的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Kehre)。

 

显然,1946年夏天海德格尔的翻译《道德经》八章并非凭空出现的一时灵感,以及1929年、1930年海德格尔转而重视「无」乃是早在1946年《道德经》德译之前,这些事实都必须考虑到1928年海德格尔所进行而九鬼周造参与的谢林讲座。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在1929年的〈什么是形上学?〉,开始讨论「无」,提到了「无自无」(Das Nichts selbst nichtet)。〈什么是形上学?〉所说的无和老子所说的无的类似性,经常被注意到。但是,海德格尔存有思想所说的「有与无的共同隶属」(Sein und Nichts gehören zusammen)和老子所说的有无玄同的思想结构上的共通性,却未被重视与展开。笔者此文就道家的无、老子所说的「有无玄同」与形上学的根本问题,在谢林、尼采、海德格尔的思想脉络之中,加以探讨。

 

海德格尔全集第42册的 Schellings Abhandlung über das Wesen der Menschlichen Freiheit (1809)(《谢林的论人类自由的本质(1809)》)一书是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海德格尔之谢林讲稿,此书收录了海德格尔1936年的谢林讲座的课堂讲稿,以及1941年、1941-1943年所写的谢林讲稿的补充手稿。此书之中的1941年的「补充手稿」讨论到了存有与虚无的课题,海德格尔在此处将谢林的Nichts wollen(无意)、gelassene Innigkeit(泰然自在的内在性)与尼采的Immer wieder dasselbe wollen、ewige Wiederkehr(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加以对比。

 

海德格尔在《谢林的论人类自由的本质(1809)》认为:谢林成就的是一种Zu-sich-selbst-kommen(来到自身)的Liebe(爱)的系统,而尼采所成就的则是Über-sich-hinhaus-gehen(走出自己)的Willen zur Macht(强力意志)。此时,海德格尔正在思考「形上学的本源」的问题,用以真正超越西方形上学的局限,而谢林的Nichts wollen(无意)、gelassene Innigkeit(泰然自在的内在性)与尼采的Immer wieder dasselbe wollen、ewige Wiederkehr(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正是他找到的两个突破点。因此,谢林哲学对于海德格尔而言是具有本质的重要性,而不是一般的哲学史或海德格尔所说的存有历史的一个寻常环节而已。

 

海德格尔通过谢林的非意志哲学与尼采的意志哲学的对比研究,舍弃了意志哲学,而走向非意志哲学,重视「无」的课题,从而高度赞赏了道家与禅宗的哲学。

 

 

版权所有: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 沪交ICP备2010919    技术支持:上海屹超